什麼是腸躁症

腸躁症長期累積的飲食、作息、生理因素、憂鬱、焦慮、生活壓力等原因,造成胃腸蠕動不正常,有關腹部不適或腹痛的病症。在發作頻率方面,過去的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發作超過3天,發作時間則超過6個月。

治療及預防的關鍵在於心理方面,做好情緒管理及紓解壓力的工作,腸胃自然不會承受太多壓力。且因為大腸激躁症無法完全根除,所以平時一定要做好心理、飲食、運動各方面的控制。

什麼是腸躁症
腸躁症的分類

腸躁症的分類

① 下痢型
容易產生壓力的人,較容易成為下痢型大腸激躁症患者,尤其是大型考試或是重要提案之前出現的拉肚子症狀,常常都會是下痢型大腸激躁症。

② 交替型&放屁型
這兩種類型的大腸激躁症,都無法特別依賴某種方法改善,只能從症狀產生的源頭:消除壓力與自律神經的平衡下手。

腸躁症患者的飲食控制很重要,多產氣類的食物如豆類、洋蔥、胡蘿蔔、香蕉等,可能會惡化腹痛的症狀,酒類與咖啡也應儘量避免食用,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也應減少乳糖攝取。如果症狀無法改善或已經影響到生活,則可以使用藥物治療,而藥物的種類根據便秘或是腹瀉的症狀來調整。此外,改變生活型態與調適壓力,多運動也可改善症狀,減緩症狀惡化。

腸躁症與壓力

有些腸躁症患者即使做過各種檢查卻常找不到原因,因此也被認為是「身心症」的一種。一般來說,引發腸躁症和長期累積的飲食、作息、生理因素、憂鬱、焦慮、生活壓力等原因,造成胃腸蠕動不正常有關;多發生在女性身上,尤以先進國家最多。關鍵在於進步中國家的生活步調較快、競爭激烈,相對的壓力也跟著較大,對「如廁」這件看似簡單的事,看在女性眼裡卻沒這麼容易。

由於女性比男性容易緊張,有些人不習慣在不熟悉環境中上大號,等到有空時,大腸蠕動收縮力卻減緩了,造成腸收縮機能不正常,便秘就此產生。還有一部份患者是遇到情緒不穩或焦慮時,就會腹瀉不止。 症狀嚴重者即使一再就醫服藥仍無法得到緩解,往往嚴重干擾日常生活、工作,甚至需求助精神科醫師。一般來說,生活避免緊張壓力、三餐定食定量、勿進食太快、選擇高纖少油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多運動等,都可改善腸躁症的不適。嚴重時則應找胃腸科醫師,考慮使用止痛、止瀉、通便、整腸、抗痙攣、抗憂鬱、抗焦慮等藥物。

腸躁症的症狀與治療
大腸急躁症主要表現的徵狀為慢性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其中慢性腹痛主要以絞痛感為主,腹痛的發生可能與情緒或飲食有關,在排便之後症狀則會改善。

排便習慣改變則是可能會有腹瀉、便秘或是兩者交替出現的情況,也會有排便不乾淨的感覺。若民眾有每週至少1天反覆性的腹痛,持續超過3個月並有排便次數改變、排便型態的改變就很有可能為大腸急躁症的警報,此外,體重減輕或抽血結果異常(貧血、發炎或電解質異常)的民眾也要有所警覺。

腸躁症的治療


急躁性腸症的藥物治療,目前仍是採取針對症狀治療,臨床上,若病人伴有腹痛時,常用抗腹部痙攣劑以及抗膽鹼製劑(抗膽鹼製劑能造成平滑肌鬆弛;能緩解腸胃緊張狀態),且可能合併鎮定劑使用,如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等。若急躁性腸症是以腹瀉型呈現的病人,則傾向先以止瀉劑與抗膽鹼藥物為主。相對的,若是以便秘型為主的病人,則較常使用:1. 高纖膨脹劑。2. 滲透性緩瀉劑。3. 促進腸道蠕動劑等進行治療。

如有憂鬱、焦慮及腹瀉的急躁性腸症候群病人,三環抗憂鬱劑能有效改善腹痛症狀。另外,選擇性血清胺回收抑制劑(seles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SRISs)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對便秘型為主的病人較恰當。因此,腸急燥症患者在就診時,應詳細陳述自身的症狀,以便讓醫師依據症狀處方合宜的藥物治療。 截至目前,結合飲食、心理與藥物治療的三合一療法,才能提供比較令人滿意的結果。急躁性腸症候群患者平常就要注意哪些飲食會誘發或加重自己的症狀,尤其是乳製品、脂肪及果糖、山梨醇(這兩種難消化的糖類富含於許多蔬菜水果或包裝食品中),要特別小心選擇。

同時,腸躁症患者的飲食控制很重要,多產氣類的食物如豆類、洋蔥、胡蘿蔔、香蕉等,可能會惡化腹痛的症狀,酒類與咖啡也應儘量避免食用,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也應減少乳糖攝取。如果症狀無法改善或已經影響到生活,則可以使用藥物治療,而藥物的種類根據便秘或是腹瀉的症狀來調整。此外,改變生活型態與調適壓力,多運動也可改善症狀,減緩症狀惡化。
相關新聞 News

現代人生活緊張,工作中的壓力恐導致生理狀態大改變。一位50歲左右的女性受腸躁症困擾,下腹絞痛問題時常困擾她,每天最少會拉肚子5到6次,有時候甚至超過10次,甚至有時還嚴重到需要請假休息。其實在現在快速生活步調的社會中 ...
27歲的小陳,是一名時常˙跑東跑西的業務,常常在吃完飯後,腹部陣陣絞痛,衝到廁所痛快一陣子後,卻又像個正常人,好像甚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平常沒事偶爾發作便算了,腸子卻特別愛在公司案子多、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來作怪,讓他困擾 ...
一名32歲的粉領族張小姐,因個性要求完美,加上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她吃飽飯就腹痛,每天上廁所好幾次,仍感覺糞便沒解乾淨。經就醫檢查後,罹患大腸激躁症,接受藥物治療之後,症狀逐漸改善。阮綜合醫院肝膽腸胃 ...
27歲的小陳,常常在吃完飯後,腹部陣陣絞痛。平常沒事偶爾發作便算了,腸子卻特別愛在公司案子多、工作壓力大的時候來作怪,讓他十分困擾。即便安排許許多多的消化道檢查,卻又找不出任何異常,經醫師診斷是「腸躁症」。臺北市 ...
國中基測報名在即,大部分學生都很容易緊張,且同時合併有拉肚子、心悸、胸悶、頭痛等症狀,以致於記憶力減退、不容易專心、讀書效率不佳。一名國三學生至門診就醫時就表示心情煩躁、無法定下心來,總覺得胸悶、坐立不安、失眠 ...
腹脹、腹鳴、腹瀉、便秘、肚子疼痛不適,大概是所有人都曾經驗過的症狀,很多人無論如何努力吃藥、看醫師,問題就是無法改善,每天都得面對不斷跑廁所、或「大」不出來的痛苦。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醫師陳明楨說,如此不適的症 ...
「最近進行業務報告的次數增多,我的腸胃也越來越不聽話,總是像要故意拖延我出門的時間一樣,讓我一直跑廁所。」擔任業務員的詹小姐為此愁眉不展;她的困擾也是大多數忙碌的「都會人」共同的苦惱~大腸激躁症。阮綜合醫院消化 ...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李傑哲醫師指出,大腸激躁症簡言之是由於腸道的功能異常所表現出來的症候群。其症狀可包含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脹氣、腹脹、解便不完全的感覺,或糞便中出現黏液。幾乎每位成人都曾經歷過其中一或數 ...
面臨學測與指考的考生,考試壓力劇增,不少人因為過於緊張焦慮,導致最近一吃飽飯就腹痛,每天都要上廁所好幾次,仍然感覺糞便沒有解乾淨,就醫診斷發現罹患「大腸激躁症」。署立朴子醫院院長吳彬安指出,「大腸激躁症」是一種 ...
<`span>

腸躁症除了一緊張就拉肚子,還會有哪些症狀嗎?
主要的症狀像是持續的下腹痛、排便習慣的改變、腹部脹滿感或明顯易見的腹脹、老是有解不乾淨的感覺,症狀偶爾會因為進食而加重,但常會隨著排便而有所改善。
益生菌也可以改善腸躁症?
坊間流傳吃益生菌可改善腸道狀況及腸躁症,但目前並無明確數據證實益生菌有治療效果,頂多只有輔助功能,且若須服用膳食纖維、止瀉劑等,建議先跟醫師諮詢後再使用。
便秘也是腸躁症的一種?
患者的解便習慣無一定之準則,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有時短期內同時發生這2種狀況,大腸激躁症病變之異,在於其症狀無法由具體的病因來解釋,也沒辦法明確表示生理學,雖然患者腸道有明顯的功能異常,目前科技尚無法精確衡量,也缺乏適當的檢查。
做事要求太高也會引來腸躁症?
因為個性要求完美,加上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吃飽飯就腹痛,每天上廁所好幾次,仍感覺糞便沒解乾淨,要避免過敏、刺激與辛辣性食物、遠離菸、酒、咖啡因,攝取低脂、少糖、少鹽及適度的蛋白質與高纖維性食物,加上運動可以放鬆心情,強化腸胃機能。
有腸躁症,該如何改善?
生活避免緊張壓力、3餐定食定量、勿進食太快、選擇高纖少油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多運動等。
腸躁症的人盡量避免吃哪些東西?
易引發脹氣的食物有洋蔥、山藥、花椰菜、白蘿蔔、番薯等,患者不宜多吃,而鳳梨、燕麥、未削皮的蘋果等多纖維食物,可助排氣,患者可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