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臟病

心臟功能衰退,無法運送足夠的血液提供給人體時,就會發生心臟病,造成全身血液的倒流,造成心臟病發的眾多原因中,最常見的就是冠狀動脈病變、心肌或心臟瓣膜的損壞、高血壓以及病毒感染。

心臟病早期症狀
可以從五官簡單看出端倪:

① 呼吸:做一些輕微活動,或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了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隨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心臟功能不健全的症狀。

② 臉色: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臉色蒼白,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臉色發紫則是心臟病末期的病危面容。

③ 鼻子:鼻子硬梆梆的表示心臟脂肪累積太多。鼻子尖發腫,表示心臟病變正在擴大、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④ 其他:出現心悸、呼吸困難、頭暈噁心消化不良、全身無力等症狀也有可能是心臟病。

什麼是心臟病
心臟病的種類

心臟病的種類

① 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形發育時受到阻礙所引起的先天性畸型,在懷孕4至8週就 已形成,遺傳因素,子宮感染,放射線,藥物等因素,都可能 引起先天性心臟病。 

② 心臟衰竭
心臟的構造與功能出現不協調的問題,心臟肌肉開始變虛弱, 心室無法有效正常的把血液流入或輸出心臟,會有氣促、呼吸 困難、疲倦乏力、腳腫等症狀出現。 

③ 心律不整
心臟博動的傳導出現異常,導致心跳不規則,恐會有心悸、頭 暈、胸痛、氣喘、休克、腦中風、昏迷等症狀。 

④ 心臟發炎
通常是藥物、放射線、化學品等造成,感染後導致心包膜炎, 心肌炎,心內膜炎或心臟瓣膜炎及病變,症狀有胸痛、頭暈、 心悸、腹痛、關節痛、猝死等。 

⑤ 心臟瓣膜病
心臟瓣膜可能是先天性或後天性的,有時與瓣膜或周圍組織上 形成礦物沉積,而造成結構改變有關,會干擾血液在心臟的正 常流動影響健康。

⑥冠狀動脈心臟病
又稱冠心病,是心臟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多年名列我國10大死 因之一,有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患有三高者、生活壓力、心理 壓力極大者或是有相關家族史,也是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若本身 是高風險族群,建議做詳細檢查,一旦發現冠心病,應聽從醫師指 示服藥及做後續治療。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內腔產生慢性硬化斑塊,使血管內腔發生狹窄或 阻塞,導致含氧血無法通過冠狀動脈到達心肌,造成心臟缺氧而產 生心絞痛或心臟衰竭等症狀。嚴重可致心肌梗塞、急性心律不整, 引發猝死。

男性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是女性的2至3倍,除了年長者容易罹病,若 父母有早發型冠心病,父親在55歲前發病、母親在65歲前發病者 ,孩子的罹病風險分別增加75%、60%,兄弟姊妹有罹病者,風險 則增加40%。發作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向,應及早預防冠心病的發 生,戒菸酒、少吃紅肉,避免長時間處於高壓、高度緊張的狀態。

心臟病的典型症狀
① 胸口有壓迫感、疼痛持續超過15分鐘以上。
② 疼痛延伸到肩膀、頸部、手臂。
③ 胸部不適,同時有輕微的頭痛、暈厥、流泠汗、噁心、呼吸急促。
④ 非典型的胸痛、胃或腹部疼痛。
⑤ 噁心或頭昏。
⑥ 無法解釋的焦慮、虛弱或疲勞。
⑦ 心悸、流泠汗或蒼白。

心臟病與飲食


雞排、漢堡、薯條等油炸食物,一直以來都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 不但容易有飽足感外,若與蔬菜、水果、主食相比也較吸引人,只 是這些食物吃多有害無益,除了普遍民眾知道的肥胖、營養不良、 代謝症候群外,日前在美國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嗜吃油炸食物、 含糖飲料者,比一般健康飲食者高出了56%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該研究主要是由哈佛、波士頓與阿拉巴馬大學,共同針對1萬7000 多名45歲以上沒有特殊病史的人進行飲食調查,首先將這些受測者 分類成5個類型,第1類美式南方飲食;第2類義大利麵、比薩餅、 墨西哥菜等;第3類以沙拉、蔬果為主食;第4類甜食;第5類則為 酒精、沙拉,接著每6個月打電話詢問健康狀況以及住院情形,維 持6年。

結果發現,嗜吃美國南方飲食者,包括油炸食物、培根、火腿等加 工肉品、含糖飲料等,接下來6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高出 56%,特別是心臟病,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循環雜誌》。

一些日常的食物中,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對健康有影響 ,因本身和其他飲食中攝取的脂肪不同,是人體不必要的營養素。 研究指出,食用反式脂肪將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因 為它可令低密度脂蛋白上升,並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大幅提高得 冠心病的風險。應減少攝取含氫化油脂的加工食品如餅乾、薯條、 甜甜圈、洋芋片等油炸或烘焙食品。將可有助於減少攝取反式脂肪 酸攝取,以確保身體健康。
相關新聞 News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張炳勛表示,肺栓塞指由心臟通往肺部的肺動脈突然被血塊塞住,肺部血液供應不足,病人會喘,而心臟的血打不出去,會產生心臟衰竭,死亡率非常高 ...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據國內學者統計,國人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約為每萬人口5人,而美國心臟醫學會統計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約30至40%,建議執行緊急心導管手術之黃金時間為12小時 ...
天氣酷熱當心突發心臟疾病,國民健康署提醒大家,即使在夏天,也有可能會有高血壓、心臟疾病風險!夏天除了要預防中暑,如果有民眾發生胸悶胸痛、心跳快、呼吸喘、身體虛弱等情況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
別讓電子菸在你口中爆炸!國外曾有許多人為了戒菸改抽電子菸,在抽電子菸的同時引爆鋰電池,造成口腔灼傷、牙齒斷裂的案例不勝枚舉。事實上,電子菸也含有尼古丁,健康危害不亞於紙菸,也更容易導致中風及血管疾病,對於戒菸更是一點幫助也沒有 ...
「醫師,我有心臟病,還能不能有機會懷孕?」隨著先天性心臟病照護的進步,有愈來愈多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順利轉大人,其中不乏育齡婦女,懷孕相關照顧也成為重要的課題 ...
63歲的邱先生,患有糖尿病腎病變合併慢性腎衰竭,長期接受洗腎治療。某天覺得胸口不適、呼吸急促、冒冷汗,家人緊急送至醫院急診室,檢查發現急性心肌梗塞,立刻進行氣球擴張術,將患者冠狀動脈狹窄處撐開並置放支架 ...
62歲的吳先生,發燒近1週。原本以為是普通感冒,但突然意識模糊,緊急送醫檢查出細菌性心內膜炎。他的心臟主動脈瓣膜已被鏈球菌破壞掉,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接受人工瓣膜置換手術後,幸運重生 ...
最近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小心,尤其是老人家在冬天容易因為氣溫急凍讓心肌梗塞發生率大增。一般來說,患者可以經由心導管或是手術治療來提升存活率,但許多患者卻以為心臟開完刀就能恢復至從前狀態,殊不知導管或手 ...
氣溫直直落,減少心臟血管疾病風險,保暖防寒要做好!當氣溫降低時,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根據健康署102年委託研究結果發現,冬天因心血管疾病就醫比率增加約 ...
所有人都有感冒就醫經驗,感冒時不外乎咳嗽、喉嚨痛、鼻塞、氣喘、呼吸困難…等,有位年約50歲的男性,過去無顯著病史,出現類似感冒症狀,曾於診所就醫拿藥服用,但症狀不但沒好轉,還更趨嚴重,晚上甚至因為呼吸困難而無法 ...
隨著年節將近,這幾個禮拜以來氣溫劇降,急診室的心臟病患又多了起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室指出,最近每天都會有好幾位心肌梗塞的病患。有的病患已經胸痛兩、三天了,卻還不知道是心臟病快發作,等到渾身冒冷汗,嘔吐反胃 ...
在心臟病突發的患者當中,有40%至60%的人其實並沒有血管阻塞或心律不整的病史。造成這種心臟病的兩個主因是冠狀動脈痙攣,以及嚴重心律不整─例如心室震顫等。這兩種情形很可能都是缺鎂造成的,在鎂值過低時,心肌會變得十分 ...
根據統計資料指出,心臟病已緊追在癌症後頭,成為我國第二大死因,且又加上飲食習慣的改變、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等,使得心血管疾病對健康的威脅,不斷攀升中,但除了上述的這些原因,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外,日前更有研究發現 ...
心臟疾病不再是男性的專利!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98年十大死因,心臟疾病都是男女死因的第二名,但女性心臟疾病死亡率23.8%高於男性21.4%!所以女性不是不會得心血管病,只是平均發病年齡較男性晚,加上過了更年期少了女性荷 ...
心臟病會挑時辰發作?沒錯,美國《預防》雜誌專欄作家、邁阿密大學心臟學 Arthur Agatston根據研究發現,以下是容易心臟病發作的情況:1)吃完大餐後。牛排、甜點、吃到飽自助餐,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大量下肚,直接收縮血 ...
民眾普遍都能認知,每日鈉攝取量若過高,將容易罹患各種心血管疾病,但對於每日鈉攝取量的多寡與定義,各界似乎都還有待商討,日前,國外一份最新的研究指出,鈉攝取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此研究卻顛覆過往所認定 ...
李先生日前開車時忽然感到胸痛又喘,到院後呼吸衰竭,經醫師診斷為「嚴重心肌梗塞合併肺水腫」,進行心導管治療後,李先生症狀也獲得明顯改善、恢復原有生活品質,且定期回心臟科進行追蹤。急性心肌梗塞未及時搶救,死亡率逾8 ...
心臟就是我們身體的馬達,任何器官的運作都要靠它了!害怕心臟病莫名其妙找上你嗎?不要以為心臟病是老年人的專利,有心血管疾病的年輕人比例日趨增長,工作過勞、失眠、打呼是心臟不好的警訊,該如何知道你的心臟好不好? ...
近日,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先生因心肌梗塞猝逝,此噩耗震驚商界。醫師指出,隨著國人飲食精緻化、生活壓力增加,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罹患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
<`span>

有心雜音就有心臟病?
有心雜音不見得就有心臟病,小兒心臟科醫師可以初步判斷是否為良性心雜音,而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心臟發育過程中產生不正常導致,出生即存在的心臟構造異常,占新生兒比例在1%以內,但如果母親或兄姊中有兩人罹患心臟病,新生兒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就提升到5%。
體內鎂不足,可能增加心臟病發生率?
在心臟病突發的患者當中,有40%至60%的人其實並沒有血管阻塞或心律不整的病史。造成這種心臟病的兩個主因是冠狀動脈痙攣,以及嚴重心律不整─例如心室震顫等,這兩種情形很可能都是缺鎂造成的,在鎂值過低時,心肌會變得十分敏感,導致心律不整的情形出現,必須接受緊急的醫療措施處置。
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
據研究發現,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約為一般人的2至4倍,且吸菸除了吸入煙霧外,還夾雜著許多致癌物質,導致肺癌機率大增之外,其中更有超過250種物質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引起血管痙攣、血管內膜功能不良等影響,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也因此大幅增加。
更年期婦女心臟病發病及死亡率會提高?
女性過了更年期少了荷爾蒙的保護,心臟病發病及死亡率會提高,那麼是否建議更年期婦女都補充女性荷爾蒙?根據研究顯示,更年期每天補充女性荷爾蒙,並不如預期的達到顯著的保護效果。同時由於這類藥物可能造成血栓的生成,並非適合所有的女性朋友。從日常生活的保養做起,除了健康飲食,少鹽、少油、多膳食纖維,規律的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戒菸以及避免置身於二手菸的環境也相當重要。
久坐心臟病風險增?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威斯康辛醫學院,針對2031名平均50歲的成年人,進行長期久坐時間統計、心血管沉澱物水平等研究,結果發現,他們每天坐著的時間至少2~12小時,且每坐一個小時,血管沉澱物的水平就提升14%,這也代表著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提升14%。